美联储官员“放鸽”,如何理解?

2022-10-25 15:26财经快讯阅读投稿:百利好环球

摘要中金宏观 周五部分美联储官员释放“鸽派”言论,引发市场对加息放缓的讨论。我们认为,近期公布的宏观数据并不支持美联储放缓加息,“鸽派”言论更多是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

中金宏观 

周五部分美联储官员释放“鸽派”言论,引发市场对加息放缓的讨论。我们认为,近期公布的宏观数据并不支持美联储放缓加息,“鸽派”言论更多是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。过去数周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,美元流动性趋紧,再加上英国养老金事件和瑞信风波,引发市场对金融风险的关注。另外本周欧央行加息在即,美联储也希望避免与欧央行形成“紧缩共振”,加剧市场波动。总体看,美联储不希望市场把加息预期“打的太满”,但也不希望给市场留下紧缩“态度松懈”的印象。我们建议投资者“多看少动”,不要过度解读美联储的“语气软化”。退一步讲,即使是加息速度有所放缓,只要加息高点不变,对市场的利好也会比较有限。

► 上周部分美联储官员释放“鸽派”言论,引发市场对于放缓加息的讨论。上周五(10月21日)旧金山储备主席戴利表示,美国应避免因大幅加息而使经济下滑,是开始谈论放缓加息的时候了[1]。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一方面表示,目前通胀太高了,所以需要继续沿着一直在指明的道路上前进,但另一方面他表示如果不得不进一步提高基金利率,可能会给经济带来压力[2],强硬态度也有所缓和。前期一直最为“鹰派”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,他预计央行将在明年初结束激进加息的“前期工作”,并在通胀降温时转而通过小幅调整来限制通胀[3]。虽然11月议息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基本已成“定局”,但在上述官员发声后,市场对于12月议息会议上的加息预期有所回落,共识从继续“大步”加息75个基点回落至50个基点。

► 然而,最近公布的美国宏观数据并不支持放缓加息。9月以来公布的非农就业、CPI通胀、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通胀预期都高于市场预期,尤其是核心CPI通胀展现出较高的粘性。有观点认为,核心CPI中房租贡献较多,而近期市场房价和房租已开始拐头向下,未来随着时间推移,CPI中的房租分项也将回落。但即便剔除房租,其他服务项目的通胀也很强劲,即使是剔除掉食品、能源、房租、二手车等前期推升通胀最为主力的项目后,余下项目的价格涨幅也不低。此外,克利夫兰联储截尾平均CPI与亚特兰大联储粘性CPI这些剔除掉波动性较大、意外性较大的分项通胀指标,也显示通胀的韧性犹在。我们认为通胀的韧性可能与工资增速仍然较高有关。工资持续上涨会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,进而对服务通胀带来支撑,这也意味着美国通胀的内生动能仍在,未来通胀放缓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
► 美联储官员“放鸽”或是希望市场不要把加息预期“打的太满”,这是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。

相关标签: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(站点首页底部有联系邮箱)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gcixin.com/news/10254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