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联储释放放缓加息的信号后,市场终于迎来了支持政策转向的实质性依据。最新通胀数据显示的物价压力放缓迹象令市场风险偏好迅速回暖,受加息预期推动的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应声大跌,成长股卷土重来领衔三大股指迎来大幅反弹。
目前美股已经从10月创下的年内低位反弹超10%,道指距离牛市门口并不遥远,场外资金跃跃欲试,随着市场进一步消化预期,多头需要更多的支持。
通胀降温美联储压力缓解
作为美联储眼前的最大挑战,今年以来多次引发市场恐慌的通胀数据终于迎来了超预期回落。美国劳工部称,10月美国CPI同比增长7.7%,创近一年来最低增速。作为美联储关注的未来通胀趋势衡量标准,不包含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同比增长6.3%,增速较9月创下的40年高位回落0.3个百分点。
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(Bob Schwartz)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,通胀放缓可能会继续,高峰已经过去,美联储加息的压力有所减轻。一方面,支撑去年和今年年初价格上涨压力的供给侧瓶颈正在缓解。另一方面,由于家庭正在恢复正常的购买习惯,在服务上的消费缓解了商品价格压力,疫情导致的消费者购买模式扭曲正在恢复。
有关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定价迅速降温。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周四重挫超30个基点,创2008年9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,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回落到3.81%,为10月初以来低位。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,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后,12月回落至50个基点的可能性已经升至80%以上。与此同时,资金押注美联储利率终点从此前的5.00%-5.25%下修至4.75%-5.00%,加息周期可能提前到明年一季度结束,随后进入美联储的政策观察期。
对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而言,目前依然不能掉以轻心。通胀对经济支柱消费的威胁仍在延续,美国密歇根大学11月消费者调查显示,信心指数重回年内低位。受访者对明年的通胀预期从上月的5.0%上升到5.1%。五年期通胀预期从10月份的2.9%升至3.0%。
美国银行研究所表示,面对物价上涨压力,10月份家庭可支配消费支出增长2.9%,低于9月份的3.2%。家庭的信用卡消费总额增长3.1%,低于9月份4.4%的同比增长。“ 因为低收入群体受到物价上涨的负面影响最大。”美银称。北方信托财富管理公司(Northern Trust Wealth Management)首席投资官尼克松(Katie Nixon)表示,消费者依然承受着压力,整体经济仍然非常脆弱。
施瓦茨向记者表示,未来美联储的政策路径离不开更多数据的支持。他分析道,最新CPI报告无疑令人鼓舞,但需要更多时间证明是时候放慢甚至停止节奏,因为不少美联储官员提到过更担心的是过早放松刹车。他提醒道,以前也看到过通胀周期的反复,2021年夏季在短暂放缓之后,价格指数再次大幅上涨。